破坏敌方城墙是攻城战的核心环节之一。城墙作为主城的主要防御建筑,其耐久度直接影响城池的安全性。要有效破坏城墙,首先需要集结足够兵力的部队,并配备具有高破坏属性的统帅。每次攻击城墙会消耗2点耐久度,但敌方可能同时进行维修,因此持续施压是关键。建议优先选择投石车或破城锥等攻城兵种,搭配骑兵提升行军速度,确保攻击频率。统帅技能方面,应选择带有破坏加成的技能,例如增加部队对城墙伤害的天赋或被动效果,这能显著提升破墙效率。
当城墙耐久度降至50%时,防守方会派出驻军迎战。若攻击方兵力不足,可能被击溃并需要等待恢复时间。为避免这种情况,可联合联盟成员共同进攻,分散敌方火力。联盟集结攻击能同时削弱城墙耐久度与驻军兵力,形成双重压制。需注意,攻城过程中敌方盟友可能派遣支援部队,因此需提前侦查或安排牵制兵力。若条件允许,可在攻城前使用侦察技能获取敌方驻防统帅信息,针对性调整己方阵容。
城墙被完全破坏后,主城将进入燃烧状态,每秒持续损失耐久值。防守方可通过消耗钻石灭火,但若再次失守会重新点燃。因此攻击方需保持攻势连贯性,避免给敌方喘息机会。燃烧状态下城墙耐久归零时,目标城池会被强制随机迁移,这是彻底摧毁敌方防御的标志。攻城战中重伤士兵会直接死亡而非进入医院,因此需合理控制兵损,避免过度消耗自身战力。
从战术层面看,破坏城墙需要综合考量时机选择与资源分配。优先攻击与己方领土相连的敌方城池,可切断其联盟支援路径。攻城前建议储备至少12万以上兵力,确保单次进攻强度。同时利用游戏中的领土=旗子机制,通过占领关键旗子孤立目标城池。对于活跃度高的防守玩家,可采用车轮战术持续施压,迫使其使用护盾或迁城道具。这些策略需结合实时战况灵活调整,单纯依赖数值优势难以应对复杂战场变化。
从系统机制分析,城墙破坏效率受多重因素影响。建筑科技等级、驻防统帅技能、联盟科技加成均会改变攻防平衡。例如反伤类天赋能增加防守方优势,而集结容量科技可提升攻击方最大兵力上限。野蛮人要塞等PVE活动产出的增益道具也能临时强化攻城能力。建议在发动大规模攻城前,先完成相关科技研究和道具储备,将系统加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。
最后需明确,城墙破坏仅是攻城战的初级阶段。后续还需应对箭塔、驻防部队等防御设施。完整攻略应包含兵力调配、技能衔接、资源补给等完整链条。实际操作中建议记录每次攻城的伤害数据,通过量化分析优化战术组合。游戏后期随着T4、T5兵种解锁,城墙破坏将呈现新的战略维度,但核心仍在于对基础机制的理解与联盟协同的执行力。